 |
【成套票证价值上千元】
记者在天津市文博学会杂项收藏展馆看到,一套套票证收集册摆在桌子上。记者打开一套厚厚的收集册,一张张大小不一、图案各异的票证,承载着独特的历史印记呈现在眼前。
“目前,市面上常见的票证有粮票、布票、米票、肉票、烟票、火柴票、茶票等。”天津市文博学会票证协会会长刘醒福介绍到,通常老票证的身价大多数不是很高,按照稀缺程度一般从几角、几元到几十元、上百元不等。但在同一年代成套的收藏升值空间较大,尤其是收集到一整套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粮票,可能卖到千元甚至万元的高价。此外,发行品种繁多、设计图案精致丰富的布票因存世量稀少,也有较高的升值空间。
【粮票的升值潜力较大】
刘醒福告诉记者,在这些经济票证中,粮票的升值潜力较大,如今值钱的粮票主要有三类:第一类是新中国成立不久发行的粮票,如1955年9月首次发行的第一套全国粮票;第二类是未曾流通或比较特殊的粮票,如1962年印制有火车、飞机专用粮票及1965年版2两的全国通用粮票;第三类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行的“抗美援朝”专用饭票、1971年国家粮食部发行的军用供给粮票等特殊的票证,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粮票值得收藏。
此外,一些早期的、珍稀的票证,如北京市1953年的“面粉购买证”,天津市1967年的“布票”等则值得重点收藏。刘醒福认为,在收集各种票证的同时,粮本、副食本、工业本、购货本、煤本、粮卡、菜卡、酱油卡、茶叶卡以及相关粮油单据、证明和各种票证相关的资料、文件等,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,同属现代文物,藏家也不要忽视。
| |
|
|  | | |